福克纳的这种观点有些类似佛家的生死观
只不过佛家认为,生和死,是生命的两种形态,其本质是一样的;生命在生和死这两种不同的形态中相互交递,不断轮回
佛家的这种观点旨在消除人们对死亡的恐惧,进而产生对这苦难世界的厌倦,萌发对另一个不可知的天国的向往
今天过去了,我们就永远无法让我们的世界再变回到原来的样子
我们的理想放在明天,而我们的奋斗必须放在今天,整天想着抓住明天的人,往往会失去一个另一个的今天,最终将失去的还是明天,我们抓不住明天,可是我们却可以抓住今天,抓住了一个个的今天,实际上也就已经抓住了所有的明天
梵高画绽放的星星,爆炸的月亮,旋转的夜空
这与那个时代对空间的探索,要胜过那个神秘信仰的时代
在认识绘画中的表现主义时,我们便倾向于把它和勇气十足的笔法联系对比
这种幻象用大胆的笔触造成
那是奔放的,或如火焰般的笔触,它来自直觉或自发的表现行动,并不受理性的思想过程或严谨技法约束
天空用粗糙而扁平笔触的席状图案表现,繁星是白色、粉红色和黄色的漩涡,这些颜色是直接从颜料管中挤出来的
梵高的绘画标新立异,在于他超自然,或超感觉的体验
而此体验,可以用大胆的笔触加以证明
这种笔触就像艺术家在绞尽脑汁,准确无误地表现他正在眼前所观察的东西
梵高是一位画其所见的艺术家,他看到的可能就是幻象
《星月夜》是一幅既亲近又渺茫的景观,更直接的源泉是某些印象派风景画的高视点表现手法
高大的柏树在颤栗,悠然地浮现在面前;山谷里的小村庄,在尖顶教堂的保护之下安然栖息;宇宙里所有的恒星和行星在“末日的审判”中旋转和爆发
这不只是对人,而是对太阳系,甚至对整个宇宙作出最后的怀念与审视
让尸身天然风化才是符合大路的工作,即既不传染大气层和情况,也不妨使人命、精力与精神获得应有的循环和回归,但此刻的火化不只不许得不到天然的回归,相反要用汽油、柴油去焚烧成二氧化碳等很多无益物资去传染气氛、大气层和地面,也让精神也得不到循环与回归,还大概还让残暴的物质趁火打劫,让人反常
“我没准备礼物,不去了
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