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> 十月的黄昏,却是多云的天气
斜阳从树隙中透出淡黄的光晕,亦斜斜的映入窗来
室外玉兰与雪松一如既往的苍翠,而远山则有秋意,从从容容的瘦,披着斑驳的外衣
这样的黄昏,打开电脑,《葬心》一曲传来,一丝丝的叹息声,四周竟弥漫着薄薄的寒意了
秋寒,有些暖意也在黄昏中渐次淹没
想起阮玲玉,三月的春寒中将心埋葬,却正是芳草初绿的季节,蝴蝶也将穿过花丛,人世的表面温暖留不住彻底寒去的心
芳华寂寞,回过头来,哀怨一触即落,如水滴般摔得粉碎
看电影《阮玲玉》是多年之前的事,那张海报贴在报廊,张曼玉一袭旗袍,落花人独立,神情平静而凄婉,手扶门楣,若有所盼
事实上看此片之前并不了解此片,虽然知道在国外得了大奖
看此片时,三重的结构觉得影片极文艺化,内容却记不清楚
唯结尾时,缓慢而幽幽的旋律响起,真的找到了感觉
那感觉竟是冷,寒意从四周袭来,无处可藏
现在想来,只记得张曼玉那凄婉的笑意,黑白彩色镜头的交杂,隐藏在影片深处的只有一丝丝的叹息声
那时正值暮春,在大学图书馆看毕此片,拉开窗帘,看到楼下海棠树,如雪的花疯狂而寂寞的盛开
后来读过不少关于阮玲玉与《阮玲玉》的文章,事过多年,那段历史亦已尘封,年年燕归来,当年人不在
在时间的尽头,在时光之外,那种寂寂的悲哀萦绕不绝
阮玲玉,一个比烟花更寂寞的女子,在时光的深处回眸,却早已凋零随风雨,为泥,为尘,如梦,如烟
她一死以求清白,身前身后却一样惹人疑猜
无非是男人与女人,无非是一段情与怨,无非是飞短流长
情如落花已成冢,恩怨都在风雨中,是与非都不重要了,只有命运的悲怆,只有把握不住的凄凉
“蝴蝶儿飞去心亦不在,凄清长夜谁来拭泪满腮
是贪点儿依赖贪一点儿爱,旧缘该了难了换满心哀
怎受的住这头猜那边怪,人言汇成愁海辛酸难捱
天给的苦给的灾都不怪,千不该万不该,芳华怕孤单
林花儿谢了连心也埋,他日春燕归来,身何在”! 这首歌竟如黛玉葬花,同样是在春日,大观园落红阵阵,林黛玉荷锄出门,以葬花以掩青春,而阮玲玉正值青春,25岁,花事正盛,葬的却是一颗心,更有如花的生命
这里面,当有着更深一层的悲哀,更深一层的绝望吧
而或许是因心已灰,此曲终处,亦哀而不伤,凄美处惹人低回留连,如同留连人间的最后一抹夕阳,那缓缓的节拍,如流水般流过心灵的土壤,让幽怨悄悄疯长,正如同阮玲玉走向暮色时的幽幽回眸
电影看毕,只在记忆里尘封,这首歌的旋律却一直隐隐浮现,构成了对《阮玲玉》一片的最深记忆,挥之不去的气氛
多年之后,一天忽然从电视上传来了这熟悉的旋律,那丝潜伏多年的感觉被唤醒,荧屏上正表演着双人舞,缠绵的舞姿演绎着一段传奇,那轻柔舒展的肢体,那幽怨无奈的神情,是生离,是死别,是隔着时间与空间无从触及的悲凉
本是躺在床听的,至此已经坐起,不知觉中坠入了时间无涯的荒野里
这段舞蹈取名《别》,它选择这曲作为配乐,可谓眼光独到,一下子便击中了人心深处最温柔的东西,拔动了内心处最深的柔情,酸楚而怅惘
因这首歌的缘故,从网上下载了《阮玲玉》
隔了十年重温,连时光都陈旧了,如同这个故事,从阮玲玉故去那天起,便是掌故了,在上海滩,在娱乐圈,在新旧社会,一样的流转
黄浦涛声中,阮玲玉的墓地亦该是花草掩映
当年她的葬礼万人空巷,真真假假的泪水,哭人与哭自己的泪水,现如今,薄倖人与苦命人都成为过去
再次看毕此片,回望窗外,又是一抹夕阳,与当年一样,血色的黄昏,一群群归鸟掠过丛林
“蝴蝶儿飞去,心亦不在”,浅浅的吟唱中,最后的镜头,是张曼玉卧于鲜花之中,周围的演员都在进入状态,进入悲伤的气氛中
镜头忽转,张曼玉起身听导演说戏
再躺下去,定格,黑白的镜头,幻成阮玲玉1935年的遗容
那首幽怨的歌曲终于随音乐完整唱起,在字幕的滚动中不绝于缕
“林花儿谢了,连心也埋,他日春燕归来,身何在”!…… 燕归来,人不在
没有伤感,唯有苍凉
/>棒棒糖与海鲜■王富中 小时候,对于棒棒糖的向往是难以描述的
一角钱一根对于我们这些穷人家的孩子来说那真是太奢侈了,看着别的孩子用舌尖轻轻的舔在那糖果上,我跟在他们的身后,眼睛至始至终都没有离开过那颗糖果,口水咕咚咕咚的往肚子里滚,舌头在口腔里打着转,心里泛起一阵阵甜又甜不到的味道来
别的孩子见我如此模样,便更加的得意起来,把糖凑到我的鼻子下,好象糖果的甜能够从鼻子里钻到我的舌头上
我不敢张口吃糖果的,那样的后果必然是招致他们的一顿毒打
闭上眼睛,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,心里又抱怨父母,为什么他们就这样的穷呢?一角钱一根的棒棒糖都买不起
于是暗下决心,长大挣钱了一定买一大屋子的棒棒糖堆着吃,叫所有的人都眼羡
真正到了后来,棒棒糖却从我的生活中退了出去
有了钱,吃的不再是棒棒糖了,甚至想不起它曾经是那般迷人的味道来
香甜浸人?还是蜜糖那样的甜到了眼睛里眼珠上?怎么也想不起来了,去买一根来吃,一块钱,可怎么也吃不出当年鼻子底下的那种味道来
难道多年的棒棒糖与如今的棒棒糖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? 不吃棒棒糖,倒是吃起了海鲜
小时候,我们农村是没见过这些东西的
第一次吃,还得别人教,原来吃也是这么大的门道的
交了学费入了门,自己再拿钱去慢满的淘吃的技艺,吃海鲜也可谓是鲜奇了
不像棒棒糖,撕去包裹含在嘴里这般简单容易
可紧跟着的麻烦也出现了
海鲜吃下去没多长时间,身上开始瘙痒,一抓一疙瘩,到了后来,全身上下都是疙瘩,没有一秒安宁的日子,一问别人才知道,是吃了海鲜过敏,居然还有这等新鲜事,吃东西过敏,又不是药物
这又给我上了一课
如此看来,我们这些穷人家的孩子始终是脱不了那根的,吃这些昂贵的东西就会“过敏”,这般难受倒还不如就吃红薯加大米,一顿肥锅肉便是打牙忌了
与棒棒糖相比,海鲜不知晓名贵到了哪里
可是,我忘记了棒棒糖的诱惑,海鲜又过敏,真不知还有什么可以在品尝中吃下去的,先人教导我们说:要吸收精髓
真不知棒棒糖与海鲜谁是精髓,谁是我们吸收的对象了? 2005/11/30
“老兵”坐在自家青砖瓦房下的长木头上打盹,稀疏的白发,还可以看得出两三个月前这头发是剪成平头的
听到脚步声响,“老兵”抬起头来,他的面庞枯瘦,衬衣破旧,领子磨得翻出了硬衬布里子
是哪个?“老兵”问,声音很小
你看这是哪个来了?领我去的孩子说
“老兵”费劲地睁大右眼
我赶紧迎上前去,是我是我,是我回来了
“老兵”抓着我的手,枯瘦的大手,把体温传递过来
你终于回来了,我还怕见不到你了
“老兵”欣喜地说
坐嘛,坐嘛
“老兵”挪出他坐着的大木头,拉着我的手,并排坐在一起,“老兵”用尚有视力的右眼,目不转睛地盯着我看,生怕一不小心我就消失了
小学的功夫有位班主任姓陶,她身体偏瘦,谈话庄重而刻意,历次同她谈话城市有一种难以言说的莫明重要感,所以时隔有年她仍旧令我回忆深沉
她往往对咱们说:“我教过大学,还教过高级中学,也教过初级中学,此刻教小学,我连高级中学生内心在想什么都领会的一览无余,以是尔等内心的那点儿提防思基础瞒不住我
”这听起来有些挑拨的话语让咱们局促不安,感触阵阵的重要,以是咱们畏缩陶教授,不只仅是她那平静的话语,更多的是那投师有年所私有的派头
咱们细数着秋天的愁绪,迎来了春天的相思,而后花开时提着笔浅浅的回忆,又在叶落时免不了感触流年驶去
多数次狠心报告本人,从来日开战步、结交、漂泊天边,把回顾里的谁人人就此从笔下完全抹去,可咱们仍旧维持不了多时,又从新把回顾拾起重复折腾本人